「我告訴你們,這個孩子我生定了!」
2019年,50歲的 梁燕玲霸氣地表明決心。
她早就預料到,自己的決定會被所有人反對,所以做好了堅定的思想準備。
「媽,你這不是鬧嗎?好好地,怎麼突然要生三胎?那我們倆算啥?」
梁燕玲的兒子郁悶至極,不知道母親這麼大年紀了,突然發什麼神經病,非要生個孩子。
「我直接告訴你們,即便你們要和我斷絕母子關系,我也要生這個孩子!」
梁燕玲為何如此執拗,已是兒女雙全,非要冒著高齡生育的危險,再生孩子?
幾年過去,如今,梁燕玲生下三胎了嗎?他們過得怎麼樣?
(李傳忠和梁燕玲夫婦)
20世紀90年代末,大齡剩女梁燕玲經人撮合與丈夫結了婚。
婚后,梁燕玲生下一兒一女,生活說不上富裕,但基本如意。
梁燕玲希望,丈夫能多承擔家庭責任,多賺點錢。
畢竟孩子們在慢慢長大,花費是越來越多。
或者他在家的時候多幫忙看看孩子,自己也可以出去做點小生意。
都是為了這個家能過好一點,應該兩個人都努力才對。
可丈夫卻認為,她是個女人,就應該在帶孩子。
而對梁燕玲提出的,讓自己多照看孩子的事,他大聲指責到:
「你這豈不是讓街坊鄰居看我笑話嗎?」
梁燕玲最討厭丈夫「死要面子活受罪」的窩囊勁兒,她不樂意了:
隨著認知的不同,時間的推移,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,越積越深。
常常一言不合就吵架,幾乎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。
2004年,梁燕玲35歲,她再也無法忍受那樣的家庭生活。
她決定失婚,去施展自己的抱負,讓這個男人看看,女人不光是生孩子看孩子的。
可她沒有預料到,失婚時,前夫居然絕情到一個孩子都不肯要。
她徹底寒了心。
失婚后,梁燕玲成為一名單親媽媽,獨自帶著兩個孩子。
好在,她并沒有沉寂在生活的陰影下。
反而收拾好自己的情緒,迅速地投入新生活。
頭腦聰明的她,去北京學起了做生意。
梁燕玲肯鉆研愛學習,踏實又肯吃苦,經過數年打拼,事業越來越紅火。
更是接連入手北京4套房。
雖說面積都不算大,但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啊。
2005年,梁燕玲36歲,她偶然結識一位比自己小5歲的男人。
他叫 李傳忠 ,是一位中學老師,31歲,未婚。
因為忠厚、老實,梁燕玲對他產生一股莫名的好感。
她覺得,和這樣一個有學問、有見識的人在一起,溝通起來很輕松。
李傳忠并沒有因為她離過一次婚,而覺得她是一個不靠譜的女人。
反而,感嘆她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孩子,又能把事業做得小有成就,實在令人欽佩。
后來,李傳忠開始追求梁燕玲。
這一舉動著實把梁燕玲嚇得不輕,因為她從來沒想過自己以后再婚。
況且有過前車之鑒,她覺得,自己帶著孩子就能活得風生水起,何必再找個男人徒增煩惱呢?
再說了,自己比李傳忠還大上幾歲,又離過婚,帶著兩個孩子,怎麼看,都配不上李傳忠。
李傳忠的家人也是這麼認為的。
李傳忠沒結過婚,正值壯年,編制內教師,居住在北京。
以他這樣的條件,那可是婚戀市場的香餑餑呀。
為了不禍害李傳忠,梁燕玲反復思量過后,選擇拒絕他。
李傳忠好像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。
他對梁燕玲說:
面對這樣一個優秀的、對自己深情告白的男人,梁燕玲的內心有些動搖。
李傳忠并不催促梁燕玲給他答案,反而是每天下班后,就去梁燕玲的店里幫忙。
有時候,梁燕玲忙得來不及吃飯,李傳忠總會變著法的給她送吃的。
每當梁燕玲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,也都是李傳忠去幫她接孩子。
李傳忠的體貼入微,讓梁燕玲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愛,內心常常覺得很幸福。
這種感覺,她過去從來沒有體會過。
由此,梁燕玲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。
不好的婚姻,真的能把女人變成一個歇斯底里的潑婦。
就像過去的自己。
那如果像現在一樣,遇到李傳忠這樣的好男人,自己肯定也能成為一個幸福的女人。
梁燕玲每天輾轉反側,舉棋不定。
對婚姻,她向往,又恐懼。
不巧的是,她剛去外地出差,家里的老母親就突發重病,被鄰居送到醫院搶救。
而梁燕玲,一時半會根本趕不回去。
當時,梁燕玲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托付,只能拜托李傳忠幫忙,暫時到醫院照顧母親。
李傳忠得到消息后,二話不說,立馬請了假,跑到醫院去幫忙。
可到了醫院后,卻被醫生告知,老人的情況比較危急,需要輸血。
意外的是,自己的血型竟和老人相同。
于是,李傳忠毫不猶豫地提出為老人輸血。
好在,經過及時搶救,梁燕玲的母親脫離生命危險。
在回京的路上,梁燕玲得知母親度過危險期,那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。
回到醫院后,梁燕玲將李傳忠的所作所為都收進眼里。
當初,自己的前夫別說是對自己的母親,就是對自己都沒有這麼上心過。
哪怕李傳忠的百分之一都不及。
雖然梁燕玲回來了,但李傳忠并沒有丟下她一個人獨自照顧老人。
反而繼續忙前忙后,幫襯著她。
就連躺在病床上的母親,都對她說:「丫頭,這個小伙子不錯,比之前的那個實誠。」
(李傳忠和梁燕玲的結婚證)
梁燕玲又何嘗不知道李傳忠對自己的想法呢,可她總覺得自己配不上他。
梁燕玲對母親說:「您瞎說啥呢,人家還沒結過婚,我這樣的不是去禍害人家嗎?還是算了吧……」
病床上的母親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,瞪著梁燕玲說:
一語驚醒夢中人,母親的話讓梁燕玲回想起當年為何要失婚。
失婚,不僅僅是因為日子過不下去了,更多的是想要爭取這輩子的幸福。
自己帶著兩個孩子,白手創業都不怕,如今面對從天而降的愛情,怎麼反而膽小了呢?
不怕,勇敢些。
給自己鼓足了勁兒,梁燕玲最終接納李傳忠的追求。
走一步說一步,母親和自己同意了,那兩個孩子是什麼態度?
李傳忠會對孩子們好嗎?
梁燕玲直接對李傳忠說出心中顧慮,她害怕這段感情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。
然而,李傳忠卻說:
李傳忠的話,震驚了梁燕玲:「你怎麼能不想要孩子?」
這世上,哪個男人不想傳宗接代,即便他說不要,他的家人能同意嗎?
李傳忠將心里的決定如實告訴梁燕玲:
如果說,一開始決定和李傳忠在一起,自己極大一部分是因為感動。
如今,梁燕玲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「被愛」。
(梁燕玲和李傳忠結婚時,與兒子合影)
人生一世,能遇到這樣一個設身處地為自己考慮,愿意與自己坦誠相待的伴侶,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。
而梁燕玲的兩個孩子,得知李傳忠要成為自己的「爸爸」時,很是開心。
原本,因為父愛的缺失,他們有一絲的自卑。
但在李傳忠這里,他們感受到了猶如父愛的溫暖。
從小,他們就覺得母親很辛苦,也希望能有一個「爸爸」來幫助媽媽,給他們一個完整的家。
而現在,終于如愿了。
2005年8月,梁燕玲與李傳忠正式組建新的四口之家。
婚后,李傳忠主動上交自己的工資卡,對梁燕玲說:
不僅如此,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,梁燕玲都沒有太操心。
孩子的作業、家長會、學習規劃,一直都是李傳忠親力親為。
很多時候,兩個孩子更喜歡和李傳忠交流,有什麼問題都會第一時間找他。
李傳忠用行動履行了婚前許下的諾言,一直將兩個孩子視如己出。
為此,梁燕玲還打趣他們:
但梁燕玲一直覺得,李傳忠為了這個家犧牲太多,多次對他說明,可以再生一個孩子。
李傳忠都堅定地拒絕了,他笑著說:
在這段半路婚姻里,李傳忠給足了梁燕玲安全感。
莎士比亞曾說:
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獄,一輩子雞爭鵝斗,不得安生;
相反,選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配偶,就能百年和諧,幸福無窮。
深以為然。
好的婚姻,不是為了對方而活,事事遷就,喪失自我。
而是攜手共進,給彼此空間,讓對方活出自己的光芒。
無疑,梁燕玲這一次選對了人。
可是,她內心始終有一個埋藏多年的心結。
十幾年過去了,他們倆已經將兩個孩子撫養成人,一個去國外留學,一個在外地工作。
一年到頭,一家人也只有節假日才見得上一面。
這天,全家人好不容易整整齊齊的聚在一起。
然而,梁燕玲卻宣布了一個讓兩個孩子難以接受的決定。
她鄭重其事地說:
兒子試探性地問梁燕玲:「媽,你開什麼玩笑,你都50歲的人了,生三胎,這不得笑死人嗎?」
女兒也在旁邊附和:「是啊,你就沒想過,等孩子20歲的時候,你都70歲了,何況你還是個高齡產婦。」
李傳忠也在旁邊幫腔:「咱都一把年紀了,還生啥三胎呢,沒事咱出去旅旅游,享享清福。」
無論大家怎麼說,梁燕玲就一句話:我要生!
女兒見繼父的話都不管用,靜下心來再次勸母親:
「媽,你覺得你以后有精力再去養一個孩子嗎?
現在隨便供一個孩子就幾十、上百萬的,你覺得能行嗎?」
梁燕玲早已預料到兒子和女兒會這麼說,她從容說出自己的想法:
梁燕玲從沒想到,當初買的房子,竟無意間成了自己生三胎最大的底牌。
其實,自己生意上的收入和丈夫的工資,要養活一個孩子還是綽綽有余的。
加上丈夫之前都能把兩個孩子教育的很好,她相信未來如何教育好孩子,這完全不是問題。
眼看母親是吃了秤砣鐵了心,怎麼都不肯退讓,兩個孩子悻悻離去。
李傳忠有些不明白,妻子為何如此固執。
本想著再勸一勸,可妻子一句話,直接將他想說的話都堵死了。
妻子這段話,讓李傳忠突然想起幾年前發生的那件事。
即使過去這麼多年,這件事始終扎在自己內心深處。
終究,那些想要勸妻子放棄生孩子的話,他再沒說出來。
(梁燕玲)
幾年前的一個晚上,李傳忠和繼子因為意見不合,發生一場爭執。
也是這次的爭執,讓原本和睦溫馨的家庭出現一道裂痕。
年輕氣盛的繼子,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,都輪不到這個后爹干涉。
憑什麼要因為他的不同意,自己就要重新考慮?
一氣之下,他對李傳忠說:
盛怒之下,繼子干脆連自己的親生母親一起罵上了。
見不得妻子被兒子這麼詆毀,李傳忠上前就給了繼子一耳刮子。
被打的繼子,更加憤怒了,直接揚言:
事后,雖然兩人都相互道過歉,繼子也表示是自己有錯在先。
可一旦雙方之間產生裂痕,有了傷口,無論愈合多麼完美,始終會留下痕跡。
這件事,已經過去了好幾年。
可無論自己掩飾得有多麼完美,妻子還是看出來,他們父子之間,再也回不到過去了。
李傳忠的內心五味雜陳,面對妻子的決定,他突然間有了一絲動搖。
可他又不忍心,妻子已經年過半百,還得為自己受這種生育之苦。
李傳忠對妻子說:
聽見丈夫的勸說,梁燕玲直接說出了多年來心里的結。
「當初,要不是因為這兩個孩子,你也不會選擇不要孩子,我一直都覺得,很對不起你。」
「你全心全意為了這個家付出,孩子們不明白,難道我還能糊涂?這次聽我的。」
李傳忠沉默了,面對妻子的態度,他悲喜交加。
(梁燕玲)
他對梁燕玲說:「再去檢查一次,如果醫生說不行,咱們以后就不要再說這件事情了。」
也許,老天也被這個不求回報的男人感動了。
檢查結果十分樂觀,醫生說,梁燕玲雖然是高齡產婦,可還是具備生育條件。
只要她按照醫囑好好調養身體,生孩子的問題不大。
醫生的話,讓梁燕玲總算松了一口氣,而李傳忠也安心不少。
梁燕玲開始每天按照醫生的要求,一餐不落地喝各種調理身體的中藥。
李傳忠為了讓妻子保持心情愉悅,經常變著法的來點小浪漫,還堅持陪她散步。
可是,中藥都喝了倆月,還是沒有任何動靜,梁燕玲有些急了。
她跟李傳忠說:「老公,咱們要不去做試管嬰兒吧?」
「那不行,太遭罪了,而且醫生說了,咱們自然受孕沒問題的。」
「孩子來了,是我的幸運,要是實在沒有我也認,別給自己那麼大壓力。」
被李傳忠這麼一說,梁燕玲反倒有點不好意思。
就在梁燕玲準備喝第四個月的中藥時,傳來好消息。
皇天不負有心人,孩子終于來了,梁燕玲成功懷孕。
但她的一雙兒女知道消息后,并沒有感覺到開心。
他們實在不理解母親,甚至有些埋怨他們的繼父。
原本和和睦睦的一家人,因為這件事鬧得跟陌生人一樣。
李傳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,可當時他怎麼做,都覺得自己里外不是人。
而梁燕玲卻覺得,三個孩子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,根本沒有任何區別。
對于兒女這般冷淡的態度,她想,也許時間會解開他們的心結。
十月懷胎本就不易,尤其對梁燕玲來說,更是不易。
雖然幸運地懷上孩子,但在孕期,梁燕玲卻經受著比普通孕婦更多的不適。
李傳忠擔心,妻子懷孕后期會有危險,果斷決定,等孩子滿八個月時就剖腹產。
2020年,51歲的梁燕玲終于生下一個健康可愛的孩子。
孩子的啼哭聲回蕩在產房里,李傳忠終于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。
為了照顧好妻子和孩子,李傳忠專門雇了一個保姆。
遠在他鄉的一雙兒女,在得知母親平安生產后,還是特地回了一趟北京。
過去的四口之家,從此多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,大家多少都有些不適應。
而隨著孩子的到來,卻仿佛家里多了粘合劑一般,又讓這個家庭忘記了過去的種種不快。
如今,兩年過去了,小兒子咿呀學語,夫妻倆又各自奔忙。
忙碌的日子里,梁燕玲和李傳忠之間的感情又更上一層樓。
一雙兒女也漸漸明白為人父母的不容易。
女兒坦言:
打開天窗說亮話,話說開了,一家人之間也沒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。
不過啊,有一件事卻讓梁燕玲夫妻倆哭笑不得。
每次帶著小兒子出門,所有人都以為,這個孩子是他們的孫子。
梁燕玲并沒有覺得有啥不好意思的,每次都坦坦蕩蕩地回復對方:「這是我的小兒子。」
有人不理解,梁燕玲都一把年紀了,干嘛非得折騰自己。
也有人覺得,這是錢給了梁燕玲生孩子的底氣。
畢竟,沒有錢的話,誰敢隨便生孩子。
也有人認為,梁燕玲是在養兒防老。
在我看來,這些都是一小部分因素。
真正的原因,是因為她愛自己的丈夫,愿意為他生兒育女。
就像《致橡樹》里,舒婷所寫:
好的婚姻,并非是一味索取和犧牲,只有真正的為對方考慮,兩個人攜手共進,才會幸福。
如果李傳忠和梁燕玲不是真正的相愛,又怎麼能打動對方,事事都為對方考慮。
愛情,是互相給予;婚姻,是互相包容。
離開「互相」二字,愛情和婚姻都只會是一場悲劇。